愛情裡,誰控制了誰?誰背叛了誰?~控制

   

印象中,這應該是【火線追緝令】、【鬥陣俱樂部】、【班傑明的奇幻旅程】、【社群網戰】的導演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第一次執導有關於男女感情題材的電影。不過,對於人性似乎總有著不信任感的大衛芬奇(你看看他的電影當中,有多少次主角沒有遇到逆境?),同樣在【控制】(Gone Girl)這部片當中,把一對結婚五年的夫妻,從熱戀的絢爛,到平淡、出軌,甚至完全難以信任的關係,拍成了一部倒吃甘蔗、高潮起伏不斷的懸疑驚悚愛情片。

在愛情裡頭的關係,是不是有主副?到底是誰號令、誰從屬?在人與人相遇、相戀的過程中,是什麼原因讓這一半願意相信另一半,與另外一個人廝守在一起,甚至步入結婚禮堂?兩個人在一起,到底是因為感覺到「你有我所沒有的」,成為一種互補關係,或是真的因為擁有共同的喜好、話題,發出了「共享雷達」而在一起?而能夠在一起的一切原因,到底能否長期維持下去?或者只是一時的寂寞,彼此都在尋找頻率相似者的慰藉?或許,對於那些到後來真的「撐不下去」的伴侶來說,以上皆有可能。也沒有哪種理由真的比較好。

但是,當熱情不在,感覺漸漸疏離,發現另一半缺少自己所冀求的某些個人特質,卻在茫茫人海中發現令人心頭一揪、眼睛為之一亮的另一顆渴望的靈魂,也許,原來愛情的模樣也將漸漸不同以往。這也是【控制】當中所探討,當男女關係不再親密時,可能會產生的變化。

這部電影英文片名Gone Girl的「Gone」,不但代表著女孩的離去,而且因為如此,讓其生活周遭「Out of Control」。也因為「Gone」,主角怎能期待著,回到Home之後,生活能夠不變樣?

同時,這部電影更深深嘲諷著媒體與一般民眾,一方是只顧追求「大家想看的新聞」,不停地進行獵巫式追逐,一邊是「傻傻地看著當事者說話,就算一切都是包裝、設計出來的,也傻傻地相信了」。如同中文片名,當我們看著電視節目、看著人物專訪時,看到受訪者對著鏡頭侃侃而談,我們也往往都被媒體播映所呈現出來的形象所「控制」。當每個人因為媒體操作而產生的喜怒哀樂各種反應,若都是因為有一個操控情緒的主宰在背後,那麼,我們的生命,又有多少是真正被自己控制、不受外界影響的?看著【控制】上演的人生,熱戀的男女、即將步入結婚禮堂的情侶,是否也想過,或許,那也是彼此未來可能面對的人生?

女主角蘿莎蒙派克在這部片中,透過導演在時間序列上的調度與自身的詮釋,成功演出了一個擁有強烈控制慾,卻意圖將自己包裝成一個融合著親切、可憐、柔弱形象的女人。如果明年奧斯卡女主角獎沒有入圍,絕對是一大遺珠。而班艾佛列克也把劇中那個性一點都不完美,卻無辜、值得同情,不該被誤解的角色詮釋得頗為稱職。透過本片,不得不佩服大衛芬奇有能耐一再一再地在不同題材中挖掘人性的陰暗深沈面,或是許多人不願面對的殘酷事實,並仍然掌握著整部影片良好的商業節奏。若再度入圍奧斯卡,也將一點都不意外。